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首页 >> 重生朱棣之子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神话版三国 佣兵的战争 战场合同工 唐朝小闲人 赘婿 花豹突击队 狼性总裁勾上门 大文豪 交锋 权力巅峰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 重生朱棣之子全文阅读 - 重生朱棣之子txt下载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九十章 大明不能搞全面商业化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只有大明在两暹建立三司府县衙门,登记人口造册之时,那些躲进山林的地方土着才会归附。”

朱高煦接着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两暹百废待兴,两地的巡抚、布政使等行政高官的人选,六部九卿需在明日常朝前将推举名单呈上来。”

“臣等遵旨。”

六部九卿齐声领命道。

朱高煦随后把目光转向薛禄与陈懋,吩咐道:“明日常朝前,朕要见到大都督府推举的两暹都指挥使人选名单。”

“臣遵旨。”

薛、陈二人连忙躬身道。

朱高煦顿了顿,然后说道:“这第二件事,与天下各府县城的建设有关。”

“朕记得,永乐八年南京城内外常住人口早已突破百万,而据乾熙十五年户部统计,南京城内外常住人口已高达一百五十万有余。”

“三年前,京城内外常住人口已超过一百二十三万,而人口过于密集引发的问题,却是越发严重。”

朱高煦说到这里,选择了停顿。

他要给群臣一个思考的时间。

朝堂上的众臣闻言,皆下意识想到了大明如今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

坊、厢是大明城市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城内曰坊,城外曰厢,厢外曰乡。

因此,坊、厢与乡是平级的。

一个坊的常住人口,少的可能只有七八百人,多的不少于两三千人,前者多是县城内的坊,后者大都是府城内的坊。

京城内的一个坊的人口,往往起步就有两三千人,高达上万人的也不是没有。

如南京城的一个坊、厢要管十余条甚至几十条街巷。

坊、厢、乡之下为里,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因此,府城、县城内的坊会划分为若干里。

如此,在地方上,形成省、府、县、乡、里的五级行政管理体系,而在各府县城之中,则形成省、府、县、坊(厢)、里的五级行政管理体系。

县城、府城的内城之中,城建区划分为若干个坊,城外则为厢。

若城内人口密度过高,会引发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生态环境污染、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问题。

南京城就是典型。

自从永乐年间大明迁都北京之后,南京城的发展步伐虽然慢了下来,但仍然依靠巨大且繁荣的工商业吸引着无数人前往。

而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之中,就有不少人曾在南京城生活过,他们对“大城市病”是深有体会。

若非乾熙二年朱高煦推行新政,改革兵部,下设置警安署警安局负责原刑部、地方官府中有关追缉嫌犯、捕盗之事,在天下各省府县衙门设置警安分局。

恐怕南京城的治安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个笑话。

同样,若不是在乾熙六年,朝廷颁布了道路交通律法,制定交通规则,在各省城人流密集的路口设置红绿灯,只怕现在的南京城百姓还会为过马路头疼。

至于人口密度过低,则会产生土地粗放开发、城里缺乏人气、居民生活不便、经济运行质量效率低下、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衰竭等负面效应。

比如偏远地区的县城就是这样,甚至一个县城内的常住人口,还不如南京城外一个乡镇的常住人口多。

“朕以为,人口密度必须要与一座城的生态承载力、经济资源丰富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

朱高煦朗声道:“天下各府县城建区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其他府县。尤其在工业、商业的发展与常住人口方面,必须加以限制。”

“密度”、“生态”、“经济”、“科技”、“城建区”等词语,早在金陵常科书院建院后逐渐流行于世。

如今活跃在朝堂上的绝大多数官员,对这些从永乐中后期流传开的词语自是非常熟悉。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便是从金陵常科书院走出来的。

所以,听了朱高煦这番话,朝堂上的一众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大明的进步需要工业,需要商业,但离不开农业。过去历朝皆重农抑商,朕不搞那一套,但不代表重商抑农。朕一直强调要农工商并重,无论大明的科技发展到何种地步,农业永远是根基。”

朱高煦说到这里,看向站在下方的太子朱瞻域,问道:“太子可知为何?”

“回父皇,儿臣认为,若无农民生产粮食,那天下士人、工人、商人又吃什么?”

朱瞻域躬身答道。

“不错,在确保农业不断进步的同时,大明需要工、商业的繁荣,但大明绝不追求工业至上、商业至上那一套。”

朱高煦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一点,朕希望尔等铭记于心,勿忘台州方氏之鉴。”

他口中的“台州方氏之鉴”,是指数年前发生在台州府宁海县的方氏纺织厂失火案。

方氏纺织厂是成立于永乐开海时期的地方宗族式工厂,主要产品是丝绸、布匹等纺织品。

该厂的兴盛与方孝孺关系很大,建厂早期全靠方孝孺族人的背景才得以在宁海县纺织行业站住脚。

方孝孺严禁子孙经商,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并没有直接参与该厂的经营,皆是以妻族名义参与。

后来,方孝孺致仕后,其长子方中宪在苏州为知府,次子方中愈回乡照顾方孝孺。

方孝孺去世后,方中愈在其妻族的影响下,违反其父生前“子孙不得经商”的规定,毅然投身纺织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第二中文(m.dearzw.com)重生朱棣之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最强医圣 医妃为尊 盖世帝尊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回到2002当医生 绝世武神 大清隐龙 最是情深不能忘 盛宠杀手小逃妻 毒宠佣兵王妃 超强小农民 上古戒灵 龙血武帝 异世傲天 神话版三国 都市狂少 我的超神空间 重生仙帝都市纵横 总裁老婆我错了 游戏之狩魔猎人 
经典收藏 大理断神都 借路问道 收集成就顺带称个帝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盛唐崛起 步步生莲 三国之易谋天下 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 亮剑:老子是丁伟 领主战国:从马匪到霸主 大秦:开局成弃婴,始皇求我登基 大明霸王 问鼎十国 隋末:从护国公开始 乱明者皇太子 战国之军师崛起 我在大宋整挺好 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 愿天下再无穿越者 重生之铁血军阀 
最近更新 神话版三国 佣兵的战争 战场合同工 唐朝小闲人 赘婿 花豹突击队 狼性总裁勾上门 大文豪 交锋 三国醉龙图 权力巅峰 我为王 独断大明 宰执天下 抗日之铁血兵王 红楼名侦探 水浒逐鹿传 最强特种兵王 都市特种兵 西凉铁骑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 重生朱棣之子txt下载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 重生朱棣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